【文明餐桌】筷子是多種疾病的“引路人”
來源: 發(fā)布于:2020-05-15 10:36
在使用筷子給別人夾菜的同時,亦把唾液、病菌隨之帶入菜中,成為疾病的直接“引路人”。
除了新冠肺炎,以下幾種通過消化道傳播的疾病,也可能在一頓飯中,因混用筷子等餐具傳播。
其中,甲肝和戊肝主要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,且病毒易在空氣中散播,如果長期和這兩類肝病的患者共用杯子、碗筷,病毒可能通過唾液等傳播。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以發(fā)熱、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,傳播途徑多為感染者的鼻、咽分泌物或糞便。
幽門螺桿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點,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會有幽門螺桿菌,在不分餐的情況下,筷子就很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媒介。
在2003年非典暴發(fā)后,鐘南山院士就呼吁過使用公筷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鐘南山院士向公眾詳解家庭衛(wèi)生消毒重點時,再次強調(diào)使用公筷的重要性。
為防止用餐過程中筷子傳播疾病,金昌市多年前就推出了分餐夾。分餐夾比公筷更方便、更實用,但總有些人用餐的時候不以為然。分餐夾放在手邊不用,自己拿筷子在盤中亂攪著夾菜,朋友礙于情面也不好說什么。
筷子是多種疾病的“引路人”,絕不能不以為然。建議用餐時服務(wù)員要及時提醒大家用分餐夾,同時也希望每一個人自覺起來,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健康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