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:
初春的金昌,碧空如洗、白云朵朵。從今年春季新學期起,金昌市實驗小學的楊梓璇和同學們發(fā)現(xiàn),課程表有了新變化:課間休息時間延長至15分鐘。這一變化得益于金川區(qū)教育局對義務(wù)教育學校課間安排做出的整體統(tǒng)籌優(yōu)化,要求各學校落實15分鐘陽光課間時長。
動起來
不當“小胖墩”,不戴“小眼鏡”
3月12日上午9點,一曲歡快的音樂響起,金昌市實驗小學迎來了當天第一個課間。三年級學生李妍佳“聞鈴而動”,像小鳥般“飛”向操場。“我和同學約好要比賽摸高!我們還可以投沙包、跳格子,能玩的游戲特別多。”李妍佳興奮地說。

“多出5分鐘后,時間更充裕了,我們能組織一場小型對抗賽,或是進行一些足球技巧的專項練習。”五年級學生石浩然正跟記者說著,身旁的同學就急切地呼喊起來:“快來!快來!”石浩然立刻被拉回球場。奔跑、傳球、射門,足球在空中劃出優(yōu)美的弧線。歡呼聲、加油聲此起彼伏,孩子們在酣暢淋漓的運動中,釋放激情、放松身心、體會快樂。
“學校在保證上下學時間不變的前提下,對學生在校時間結(jié)構(gòu)進行調(diào)整,上課時間采用長短課結(jié)合的整體設(shè)計,為課間勻出時長,將課間由原先的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。鼓勵學生走出教室,擁抱陽光,向‘小胖墩’‘小眼鏡’說不。”金昌市實驗小學副校長趙永海告訴記者。
“我們不僅將每個課間都延長至15分鐘,還保障學生每天校內(nèi)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20分鐘。此外,上午和下午各安排5分鐘的眼保健操時間,讓孩子們身上有汗、眼里有光,臉上有笑。”金昌市實驗小學校長李克霞說。

“142,143……”操場上,數(shù)十根彩色跳繩飛速舞動,在空中劃出絢麗弧線。在同學們的助威聲中,五年級二班張語珈同學刷新了1分鐘跳繩的個人紀錄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課間練習,原本對跳繩很有興趣的她,一次次刷新了自己的跳繩記錄。“以前的課間10分鐘總是感到匆匆忙忙,但現(xiàn)在延長至15分鐘以后,我們每天都能有充足的時間到戶外進行各類體育鍛煉,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。”金昌市實驗小學五年級二班張語珈同學高興地說。
玩得好
豐富課間15分鐘的“打開方式”
“水星蹲,水星蹲,水星蹲完土星蹲……”操場的角落傳來熟悉的口令聲。記者循聲望去,只見不少學生正圍成一圈,站在地上繪制的圓形星球圖案中,興致勃勃地做游戲,大家齊心協(xié)力,共同闖關(guān)。如何讓學生們在有限的校園空間里玩得盡興?金昌市實驗小學教務(wù)主任曹志霞告訴記者:“老師們集思廣益,用彩色線條和色塊將操場劃分成不同區(qū)域,設(shè)計了‘蘿卜蹲’‘跳跳蛙’、摸高、籃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跳皮筋、踢毽子、滾鐵環(huán)等數(shù)十種游戲,校園各個角落都被巧妙利用,每一寸空間都洋溢著歡聲笑語。”

開學之初,金昌市實驗小學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“我的課間我做主”活動。活動精心設(shè)計了休閑體育、探索發(fā)現(xiàn)、提升素養(yǎng)、實踐動手、社交互動等5大類課間活動,讓學生成為課間的主人,讓校園空間成為他們探索未知、展示自我的舞臺。
有保障
把完整的課間留給學生
新學期伊始,學校的下課鈴有了變化,從原先單調(diào)的鈴聲改為悅耳動聽的音樂聲,時長也從22秒延長到33秒,這是為了提醒老師們及時下課。談到課間延長至15分鐘帶來的變化,金昌市實驗小學教師呂陽說:“學校組織集體備課,幫助老師高效梳理課堂教學內(nèi)容,優(yōu)化教學設(shè)計,確保能把完整的課間留給學生,讓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自由活動,有助于降低近視和肥胖的風險。同時,充足的休息能讓學生更好地調(diào)整精神狀態(tài),提高下一節(jié)課的專注力,進而提升學習效率。教師也能放松身心,緩解自身工作壓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