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:
用我的“腎”情換你的生命
——記第二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楊永彥
楊永彥,今年54歲,是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(xiāng)陳家寨村四社的一位普通農(nóng)民。她的丈夫周明學(xué)是汽車運輸公司的修理工,在村里,這樣的條件還算不錯。但為了老人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,她在務(wù)農(nóng)之余,還到縣城做點小生意。結(jié)婚20多年來,她忙里忙外,省吃儉用,一邊干地里的農(nóng)活,一邊照顧兩個孩子上學(xué),一家人和和睦睦,也有了一些積蓄,全家都搬到了城里,兒子考上了大學(xué),女兒正在上高中,生活總算有了盼頭。然而,天有不測風(fēng)云,正在全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憧憬時,不幸卻悄悄來到了。

2007年1月7日,正在家做飯的楊永彥接到丈夫單位的電話,說她丈夫突然暈倒了,正被送往醫(yī)院,等她匆匆趕到醫(yī)院,丈夫的診斷結(jié)果猶如一個晴天霹靂,使得她當場就蒙了。她知道,雙側(cè)腎功能衰竭意味著什么,她三天,沒吃沒喝,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。
但在想到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的時候楊永彥強打精神振作了起來,找親戚朋友借錢,陪丈夫四處求醫(yī)。但結(jié)果遠不是她所想象的那么簡單,她們先后到武威、蘭州、西安等多家大醫(yī)院復(fù)查,但一次次相同的診斷結(jié)果使她幾乎要絕望了。
當聽說蘭大二院可以治療此癥時,她便迫不及待地帶著丈夫去看病。這時丈夫的腿腳已經(jīng)腫得下不了地,上下車都是楊永彥背著丈夫。治療了整整三個月,丈夫的病情似乎得到了控制,但幾年打工的血汗錢也已經(jīng)干干凈凈了。背著一大包藥,她和丈夫回到了家。
丈夫的臉黑得像鍋底、腿腫得直打顫,看見油膩的食物就發(fā)嘔。她就想辦法給丈夫調(diào)劑飯菜,發(fā)現(xiàn)只有餃子丈夫還能吃一些,于是每天給他做各種餡的餃子吃。盡管照顧得無微不至,可是丈夫的病情還是越來越嚴重,全身都浮腫起來。她催促著丈夫到醫(yī)院進行檢查,可是一想到檢查費,丈夫就咬咬牙,強裝著沒事的樣子對她說:“沒事的,我自己心里有數(shù),花那冤枉錢干啥?”看著被病魔折磨的丈夫,楊永彥偷偷地哭了許多次,她四處借錢,又把丈夫帶到醫(yī)院。檢查結(jié)果出來了,丈夫的肌酐量達到正常人的幾倍,雙腎已完全衰竭,失去了排毒功能,若不及時治療,極有可能導(dǎo)致其他臟器衰竭而致人死亡。目前,只有通過血液透析或腎移植才能保全性命。前者需要不間斷的透析,花費高且只能延緩生命,不能治本。惟有通過腎移植才能治本,但需要十幾萬的高額費用……
丈夫想到了放棄,對她說:“我知道你已經(jīng)盡力了,咱不治了。別人的老婆都跟著丈夫享福,你跟我這么多年,遭了不少罪,是我對不起你,如果有下輩子我一定讓你過上好日子。” 聽著這里,楊永彥早已淚流滿面,她一把抱住說:“只要有一絲希望,我就絕不放棄,我一定讓你活下去。”于是,她背著家人,去醫(yī)院掛了號,但何時有供體是個未知數(shù)。眼看著半年過去了,腎源還是沒有著落,醫(yī)生說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腎源,再拖下去,治療的難度就更大了。只能指望親屬捐腎了。可腎源要配型,前提是血型要相同。丈夫有四個兄弟姊妹,全都和他血型不一樣,只有年近70歲的母親和兩個兒女血型和他相同,可讓年邁的老母親給他捐腎,一旦出現(xiàn)意外,弄不好就是兩條人命,兩個兒女才剛剛成人,丈夫無論如何也不同意讓他們捐,她的心里難受的像刀絞一樣。
看著丈夫腫得失去常態(tài)的臉,聽著他痛苦的呻吟,她毅然做出了用自己的腎換取丈夫生命的決定。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時,丈夫堅決反對:自己拖累她這么久了,怎么還能忍心讓身體孱弱的她捐腎?再說,假如失敗了,兩個人都成了廢人,兩個上學(xué)的孩子和兩個老人怎么辦?她流著淚,整整做了丈夫一宿的思想工作,可丈夫還是寧死不肯。她不得不跪下哭著求他:“難道我們二十多年的感情還抵不過一個腎嗎?咱們不求別的,只要能活到50多歲,孩子成家了,就是咱們一起走,也能放下心。如果你不在了,我活著有什么意思?你要是不同意,我也不活了!”聽到這里,這個從未落過淚的七尺男兒,再也忍不住和她抱頭痛哭,他說:“我已經(jīng)把你拖累得夠慘得了,絕不能再讓你受累了,不然我死了都閉不上眼睛。”她緊握著丈夫的手,鼓勵說:“要堅強,一定要有信心!只要你接受移植,天大的擔子我來扛,再多的債務(wù)我來還。沒有了你,我和孩子也沒信心活下去。”一番苦勸后,丈夫含著淚沒說任何話。
她瞞著丈夫偷偷到醫(yī)院去驗了血。也許是她們的愛感動了上天,經(jīng)過檢查,她和丈夫的四項主要指標竟然驚人的吻合。她心里的希望之火又重新被點燃了,迫不及待地找到大夫,對大夫說她要捐獻自己的腎。大夫說:“捐出一個腎,盡管不威脅生命,但生理機能會不同程度受損,你要慎重考慮。”“顧不了那么多了,我總不能看著我的丈夫等死吧。”在她的苦苦哀求下,在場的醫(yī)生被感動了。2007年7月15日,她走在蘭大二院化驗室前的走廊里,感到這天的陽光格外明亮。她和丈夫再次來做腎源配型檢查,檢查的結(jié)果讓她高興得直掉眼淚。她和丈夫的配型比高達37.5%,比醫(yī)學(xué)要求的比例高出了12.5個百分點,醫(yī)生說在他的從醫(yī)史上是十分罕見的。那一刻,她的心里只一個念頭:“用自己的腎救活丈夫!”
聽到她要捐腎救夫,父母親表示堅決反對。她跪在了父母面前:“爸媽,我聽了你們一輩子的話了,我已經(jīng)是出門的閨女了,就讓我自己做一回主吧,我救的可是我的丈夫啊!”父母不再說什么了,三天后他們把家里的一頭牛和一窩豬賣了送來一萬塊錢。2007年7月31日,她和丈夫來到了西安交大附屬醫(yī)院腎移植中心準備做移植手術(shù)。為了省每天30多元的床位費,她只給丈夫一個人辦理了住院手續(xù),自己在走廊里湊合了3宿。在手術(shù)的前一天晚上,她們都沒有睡覺。她抱著丈夫的頭,擦拭著他一直流著不停的淚水說:“你就是我和孩子的天,只有你健康地活著,才有我們?nèi)业男腋!V灰嗽冢裁炊紩械摹?/span>
2007年8月1日,夫妻兩被一起推進了手術(shù)室。手術(shù)進行的很順利,當她蘇醒過來,忍受著傷口疼痛,看到丈夫的面孔,他還沒有完全蘇醒,眼角卻殘留著兩行淚水,她知道那是對所有關(guān)心他的人的感激和對她的牽掛。她的公婆緊緊地握著她的手,老淚縱橫,一遍遍哽咽著:“我的好媳婦,謝謝你救了我的兒子!”
以后的日子對她們來說仍然舉步維艱,可是她總是咬著牙堅強地支撐著。很多人勸她找相關(guān)部門、領(lǐng)導(dǎo),爭取點什么生活補助,可是她想到社會各界對她的無私幫助和支持,她再不忍心給別人帶來負擔。有人說她傻,可她總是笑著說:“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不僅僅是我們一家,還有更多的人比我們更需要幫助”。就這樣她一路艱辛地走來,淚水灑滿一路。面對未來,她的心里充滿著無限的憧憬。